第74集团军某旅在新时代强军目标的引领下,始终以铸魂育人、砺剑强能、固本强基为主线,在留守后方的日子里,把锻造坚强战斗堡垒作为政治使命,把砥砺奋进、筑牢防线作为行动准则。全旅官兵始终保持昂扬斗志,以政治建军为根本、以练兵备战为核心、以制度保障为支撑、以精神引领为动力,在留守后方的每一天都书写着忠诚与担当的篇章。本文将从“铸牢思想根基锻造钢铁信仰”“立足岗位职责砥砺奋进前行”“强化战备意识筑牢稳固防线”“凝聚集体力量锻造坚强堡垒”四个方面,深入阐述该旅如何将留守后方的日子变成磨砺队伍、淬炼战魂、筑牢防线的坚实历程,展现出新时代人民军队的铁血担当与顽强精神。
思想是灵魂,是军队战斗力的核心。第74集团军某旅坚持以习近平强军思想为统领,把政治建军摆在首位,牢固树立“四个意识”、坚定“四个自信”、做到“两个维护”。在留守后方的日子里,政治教育没有松懈雷火竞技,理论学习不断深化。各连队通过集中学习、讨论交流、党课教育等形式,让每名官兵都能把忠诚刻在心中,把信念融入血脉。
为强化思想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,该旅创新政治教育方式,推出“红色夜校”“战地微课堂”“党员先锋讲堂”等系列活动,用官兵身边的人和事教育官兵,用鲜活的实例强化理想信念。留守部队虽然身处后方,但思想的战斗力丝毫未减,反而在学习与实践中更加坚定了忠诚报国的决心。
旅党委注重思想引领与实际行动相结合,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日常训练、执勤、后勤管理等各个环节。通过建立党支部战斗堡垒、党员责任区和示范岗,真正实现了思想建军与行动强军的深度融合。官兵在学习中感悟信仰,在工作中践行使命,在磨砺中锻造钢铁般的忠诚与信念。
2、立足岗位职责砥砺奋进前行
第74集团军某旅的留守官兵虽然暂时不在一线战位,但始终牢记“岗位虽平凡,责任却重大”的信条。旅党委把留守工作视为检验部队作风和组织能力的重要战场,要求全体官兵立足本职岗位,发扬连续奋战、无私奉献的精神,把留守后方变成锤炼作风的熔炉。
在日常管理中,留守部队严格执行各项条令制度,认真落实战备巡查、装备保养、营区管理等工作。每一项任务都做到标准高、落实细。尤其在后勤保障、装备维护、营区安全等方面,官兵们始终坚持高标准、严要求,确保每一台装备、每一处设施都保持最佳状态,为前线部队提供坚实后盾。
旅党委注重激发官兵的使命感与责任心,积极开展岗位练兵、技能比拼、创新竞赛等活动,让每个岗位都成为锤炼能力、展示风采的舞台。留守官兵用奋斗和汗水诠释了新时代革命军人的担当,真正做到了“人在后方、心系战场”,让奋斗成为最亮丽的底色。
3、强化战备意识筑牢稳固防线
留守部队是战斗力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,必须随时保持战斗状态。第74集团军某旅始终坚持“平时即战时”的理念,把战备建设放在首位,确保一声令下能够迅速反应、随时出击。旅队严格执行战备值班制度,强化应急演练和防卫部署,确保留守力量能够在任何情况下稳如磐石。
在训练中,该旅突出实战化导向,围绕应急防卫、火力支援、反袭扰等任务组织演练,不断检验指挥体系、应急机制和协同能力。训练场上,官兵们汗水挥洒、口令铿锵,他们用一遍遍的演练磨砺出坚不可摧的战斗意志与快速反应能力。
与此同时,旅党委注重安全防范与思想稳定双重建设,建立完善的应急处突预案,加强重点区域巡逻防护,确保后方稳固无忧。官兵们以“守一方营区、保一方平安”的责任担当,筑牢了留守防线的坚强屏障,为部队的持续战斗力提供了有力保障。

4、凝聚集体力量锻造坚强堡垒
强大的集体凝聚力是战斗堡垒的灵魂。第74集团军某旅在留守期间,始终把团结作为力量源泉,把集体荣誉作为精神支柱。旅党委通过开展“红旗连队”“党员示范岗”“雷锋班传承日”等活动,持续激发官兵的集体荣誉感,让每名官兵都以旅为家、以连为荣。
为增强组织凝聚力,该旅注重在文化建设上发力,营区处处可见励志标语、红色雕塑和英模展板,营造出昂扬向上的文化氛围。通过组织文体比赛、主题演讲、集体生日会等形式,让官兵在紧张训练之余感受到家的温暖,形成了“同心共进、团结拼搏”的良好风气。
与此同时,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在留守部队中得到充分体现。每个支部都是一座“战斗碉堡”,每名党员都是一面“先锋旗帜”。无论是面对任务压力,还是日常管理挑战,党员干部总是冲锋在前、以身作则,用实际行动凝聚起全旅的力量,筑起一座座坚不可摧的精神堡垒。
总结:
第74集团军某旅在留守后方的日子里,以坚定信仰铸魂,以使命担当砺志,以严实作风强能,以团结奋斗筑防。全旅上下心往一处想、劲往一处使,把政治建军、改革强军、科技兴军、依法治军的要求贯彻到每一个细节,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了不平凡的业绩,展现了新时代革命军人的铁血风采与忠诚担当。
这支部队用实际行动证明:无论身在前线还是后方,战斗堡垒永不松动,红色血脉永不褪色。第74集团军某旅的留守官兵以无声的坚守诠释了“听党指挥、能打胜仗、作风优良”的庄严誓言,成为新时代人民军队中一面高高飘扬的旗帜。


